为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水平,促进幼儿在科技环境下的全面发展,特制定2017年幼儿园计算机网络教室与教学工作计划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以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和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为指导,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,坚持“以幼儿为本”的原则,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合理利用,丰富教学手段,激发幼儿学习兴趣,培养初步的信息素养,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。
二、工作目标
- 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室硬件设施,确保设备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- 开发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,提升教学质量。
-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,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。
- 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活动,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。
- 确保幼儿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,合理控制使用时间。
三、主要内容与措施
(一)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
- 定期检查维护计算机、网络设备及软件,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。
- 安装适合幼儿的教育软件和游戏,内容涵盖语言、数学、艺术、科学等领域。
- 制定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规则,明确教师和幼儿的行为规范。
-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,确保无不良信息侵入,营造绿色上网环境。
(二)教学工作计划
- 结合主题教学,设计计算机辅助活动。例如:利用绘画软件开展艺术创作,通过教育游戏学习数字和字母。
- 每周安排1-2次计算机网络教室活动,每次不超过20分钟,避免幼儿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。
- 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课件,增强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。
- 开展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”教研活动,分享优秀教学案例,提升整体教学水平。
(三)教师培训与发展
-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专项培训,学习计算机操作、教育软件应用及网络安全知识。
- 鼓励教师探索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,并给予支持和奖励。
-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机制,促进专业成长。
(四)家园共育
- 通过家长会、宣传栏等形式,向家长介绍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育价值及使用注意事项。
- 鼓励家长参与相关活动,共同关注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。
- 提供家庭指导建议,帮助家长合理引导幼儿使用电子设备。
四、评估与反思
- 每月对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估。
- 通过观察、访谈、作品分析等方式,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发展。
-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,确保目标的实现。
五、结语
本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,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,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。全体教职工将共同努力,确保计划有效实施,为幼儿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。